正在加载

近代十大才女 苏雪林

  古时候有“女子无才便是德”的说法!但是在当今社会,很少有人会认同这句话。很多女同胞比男同胞好很多。美丽不是一切。有内在才华的女性更受尊重。那么你知道我国近代的才女都有哪些吗?给大家揭晓吧!

  苏雪琳简介

  苏雪琳(1897年3月26日-1999年4月21日,享年102岁),原名苏小梅,乳名蕊奴、小梅,学名小美,字雪琳,笔名蕊奴、蕊露、小梅、吕毅、凌芬、老梅等。 后来因升入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学校,省略了“小”字,改为苏梅。从法国回国后,又取了苏雪琳这个名字。安徽省太平县岭下村人,浙江省瑞安县程衙门里人。一生从事教育事业,先后任教于沪江大学、国立安徽大学、武汉大学。后任教于师范大学、成功大学。她坚持写作,被誉为文坛常青树。

近代十大才女 苏雪林

  个人作品

  《恶行始端》,十九岁时,她写了一首三四百字的五言古诗,然后写成了一篇短篇小说。这部小说是用文言文写的。当她读给家人、阿姨、姐妹等听时,女人为此流下了无数泪水。这部小说于1919年在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学校年刊上发表后,得到同班好友冯元钧的赏识,并寄给了她留美的哥哥冯友兰,也是好评。

  20年代初期,苏雪琳还不时出版《人口问题研究》、《人口问题研究再论》、《新生活中的妇女问题》、《沉沦中的妇女》、《声音中的思考》等。 《计划生育运动》和《男妓世界》、《相对性原理与哲学史上的问题》、《时尚男人择妻的条件》、《相对性很容易解释》 、《世界语宣言》、《家庭》、《通俗艺术论》、《5月1日两评》政论五六十篇,包括《伟大的希望》、《自由文学与爱情》、《谈里论外》、《谈美与美》等。恶,发表于铎、日报觉醒、时事新闻学登、国民日报学慧等报刊。这时,她对和社会的各种问题表现出极大的热情,以寓言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时局和生活的看法,并花时间翻译法国作家莫泊桑和都德的作品。

  “我是一只蝴蝶,爱情本该是我一生的全部,而我却只有这一张白纸。”苏雪琳漫长的一生,因婚姻的不幸而痛苦不堪; .

  她的四项学习原则

  1.必须承认世界文化同源;

  2、需要采用一致的方式对接国内外众多文化单位。

  3、需要与史子骥合二为一;

  4、明文化与官文化并重。

  由于坚持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,苏雪林有着善于“发现”的眼光,能够揭开文学史上永恒的谜团,被誉为“学术界的大侦探福尔摩斯”。

  成就

  曲赋研究是苏雪林半生的事业,从1943年应友人魏菊贤之托为《纪念吴志辉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》撰写《天问编曲序》开始》,至1973年出版《曲赋新探》(台北广东出版社),历时30余年,写了60、70篇文章,成为苏雪林的“曲赋研究”丛书。她继承了前人的研究借鉴前人研究方法,从东汉楚辞研究者王怡,到近代卢堪如、游国恩、闻一多、徐家瑞等人的著作,她都认真阅读,作为她家人的话。

  苏雪林对屈原及其作品的研究计划宏大而深刻。她的研究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。第一步从研究《天问》神话及其与《旧约》创世的关系入手;中十上帝;在此基础上,更广泛地研究了世界相关文化与屈原作品的关系。苏雪林在《我的曲赋研究》一文(1962年7月,《著作》第4卷第1期)中谈到自己曲赋研究的特点时说:第一,我发现世界文化来自同一个来源。文化是世界的一个分支。

  第二,我在研究曲赋中找到了一种“一以贯之”的方法。用这种方法,既能把众多杂乱无章的文化元素组织成一个有序的系统,又能把世界文化组织成一条线索。第三,我主张,收藏经史不仅能解决曲赋问题,更能贯穿我国古籍的脉络。第四,文化与民间文化相融合,才能一窥中华文化的全貌。

  由此不难看出,苏雪琳研究屈原的方法有其独特之处,正如米文凯在《屈原研究新进展》一文中所说(《祖国周刊》10月90期) 1954年18月18日):“苏曲复女士的研究,从一些矿苗的发现,挖掘出一个“先秦时期外来文化研究”的大矿床,这个大矿床连接着一个更大的世界“世界文化同源论”的沉积,不得不说是一次了不起的发掘。

近代十大才女 苏雪林

标注原创的文章,转载需注明出处,感谢大家阅读我的文章,我会继续输出优质的文章回馈大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