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加载

不一样的民族戏曲:侗族傩戏

  戏剧一直是古代享受娱乐的唯一方式。京剧、豫剧、川剧在北方都很有名。歌仔戏在南方也很流行。一些民族也有自己的戏剧。本期带您了解一下东糯戏。

  “咚咚推”流行于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巩溪乡四路村天经寨,因为它在表演时会发出“咚咚”(鼓声)和“推”(一种凸起的小锣声)。随着锣鼓声的跳跃,“咚咚推”由此得名。

不一样的民族戏曲:侗族傩戏

  “咚咚推”的来历难考。天井寨更早的居民是明永乐十七年(1419年)从荆州迁来的龙姓侗族。龙姓人说:‘咚咚推’头在荆州,尾在天京。据此推测,这种傩戏很可能是明代从荆州传入的。

  旧时,天净寨内有盘古庙、飞山庙。春节期间,各庙轮流祭祀。每当发生自然灾害或瘟疫时,还要唱《咚咚推》。 “咚咚推”是一种情节简单的舞蹈,部分是傩戏,具有初级的戏曲形式。唱的都是侗语。

  剧目有《跳江》、《偷牛姑娘》、《推车老人》等,反映民族生活;还有《关公捉貂蝉》、《古城相会》等以关公为主角的三国剧目。 “咚咚推”的音乐多是从地方民歌、山歌中发展而来。唱《咚咚退》时,所有角色都戴着面具。常用的面具叫“角木”,共有36个面具。

  “咚咚推”的表演在舞蹈中进行,演员的脚始终与“锣鼓点”对齐,踩着三角,不停地敲打。据老艺人介绍,这种三角步舞是以牛的身体为原型的。牛的头和两只前脚组成一个三角形,牛的尾巴和两只后脚组成一个三角形。正是侗族农耕文化孕育了“侗寨推”。

  1949年,“轰隆隆“咚咚推”的面具全丢了。从此以后,唱歌时就用临时的纸面具或彩妆来代替。 1992年,当地群众重新制作了面具,恢复了“咚咚推”的原貌。 “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,日本和韩国的专家对其进行了多次考察,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。

  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。 2006年5月20日,东糯戏被批准列入第一批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不一样的民族戏曲:侗族傩戏

标注原创的文章,转载需注明出处,感谢大家阅读我的文章,我会继续输出优质的文章回馈大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