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加载

独具特色的壮族乐器,壮族蜂鼓

  其中更具表现力的是壮族的蜂鼓。蜂鼓首先让人联想到蜜蜂。事实上,壮族蜂鼓的灵感来自于蜜蜂。壮蜂鼓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。在壮族,它不仅用于歌舞表演,还用于祭祀、祈福。那么,就跟着小编来了解一下壮族特有的乐器——壮蜂鼓吧。

独具特色的壮族乐器,壮族蜂鼓

  蜂鼓是流传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种细腰鼓。其风格和演奏方法与韩国长鼓相似,同出一源。

  瞌睡鼓因体形似黄蜂腰而得名,又因在胸前横打而得名“横鼓”。蜂鼓的起源与演变 蜂鼓是壮族古老的打击乐器。在古代,蜂鼓不仅被称为“战鼓”,还有“排鼓”、“筝鼓”之称。流行于北魏,故又称“魏鼓”。它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。

  蜂鼓原名横鼓或腰鼓。器身为瓷制,两端剥皮并用绳索拉紧,一端稍大,整个鼓呈蜜蜂状。演奏时用棍子打小脑袋,用手拍大脑袋。声音深沉有力。可胸腰横奏,可立或走(舞)奏,也可盘腿坐奏或架在鼓架上。壮族的法师(巫师)主持祭祀和迷信活动,如祈雨除虫、驱邪除疫、救死扶伤、赏赐神明五谷丰登等。作为主要乐器。

  壮族逢年过节、婚丧嫁娶,都要击鼓唱歌,祈求五谷丰登,或杀猪饮酒。此外,蜂鼓在瑶族和毛南族中也很流行。蜂箱较小。常用于民间歌舞伴奏。

  蜂鼓身有陶制和木制两种,形似蜂腰,能发出两种声音。蜂鼓身多为陶制,头宽腰细,全长62-64厘米。鼓室一端呈球形,鼓面小,直径仅8-9厘米;鼓室另一端呈喇叭形,鼓面较大,直径16-19厘米。中间的关节细而结实,形如蜂腰。

  p> 鼓的两端包着牛皮或羊皮,鼓皮上系着一个圆形的铁圈。铁圈周围有数个铁钩,用绳索连接拉紧,可以调节鼓皮的松紧度。蜜蜂鼓由陶瓷制成已有很长一段时间。至今,广西河池、武鸣的蜂鼓仍保持着烧制陶鼓室的传统。广西靖西县等地也有木制蜂鼓。鼓皮不系绳索,直接用鼓销固定在鼓的两端。车身漆为红色,两端饰以黄色菱形花纹。

  演奏蜂鼓时,将鼓横悬于胸前,拍打。鼓面球形端发出高亢的“哒哒”声;鼓面的喇叭形端部发出“咚咚”的低音。陶蜂鼓音色清亮;木质蜂鼓柔软悦耳。弹奏方法可用双手弹奏,也可右手持竹制圆头鼓箭,左手弹奏。

  壮族逢年过节、婚丧嫁娶,都要击鼓唱歌,祈求五谷丰登,或杀猪饮酒。此外,蜂鼓在瑶族和毛南族中也很流行。

  你可能还喜欢:

独具特色的壮族乐器,壮族蜂鼓

标注原创的文章,转载需注明出处,感谢大家阅读我的文章,我会继续输出优质的文章回馈大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