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种多样的鄂伦春族民居
- 八字算命
- m.liuliuba.com
- 2024-08-11
不同的民族、不同的地域,由于周围环境的不同,具有各自的特点。房子是人们居住的地方,一个家。鄂伦春族的传统住所是“斜柱”,居住条件十分简陋。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的居住环境也越来越好。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下中鄂伦春族特色民居吧。
原始民居——斜柱
鄂伦春族的传统居所是斜柱。 “仙人竹”为鄂伦春语,意为“木屋”。这是一座非常简单的圆锥形房屋,由二十或三十根五六米长的木杆和兽皮或桦树皮搭建而成。夏天用桦树皮或芦苇,冬天用狍子皮作覆盖物。搭“斜柱”需要六十张、七十张鱼子皮。夏天在门上挂柳条做的帘子,冬天挂獐子皮或鹿皮做的帘子。
斜柱的构造很简单:先用几根顶端有树枝的可以相互咬合的木杆支撑一个倾斜度约为60度的锥形架子,然后在这些主架之间均匀放置其他木杆,从而形成一个伞状的骨架。顶部铺上鱼子皮或白桦皮,一个夏季防雨、冬季御寒的“斜柱”就完成了。斜柱顶端应留有空隙,以便在里面生火时,可以通风烟气,收光。南面或东南面还有供人进出的门。
斜柱上的覆盖物根据季节而变化。冬季气候寒冷,多用狍皮作遮盖。一根斜柱大概需要50、60张鱼子皮。春季天气转暖时,可更换白桦皮。使用白桦皮时,应先剥去外层的硬层,再用锅蒸熟内层的软层,使其更软更韧。用马毛或鹿筋线将小块的桦树皮缝成几张大张。覆盖时从下往上叠一层,用钉在角上的皮带固定在木杆上。冬季斜柱多建在山坡背风面向阳处,夏季多建在地势较高、阴凉通风处。
斜柱内部设计也很简单,主要是人的铺位。
一般每根斜柱三边住人,一边是门。中间生火取暖,上面挂着一个小铁锅,用来煮肉和饭。
斜柱内,地上铺一张床,床下铺干草,上面铺一张狍皮褥子。门前的铺位叫“马路”,是招待宾客和老人的地方。左右两边的铺位叫“澳路”,是供中年夫妇和年轻夫妇坐的。斜柱有一口长年不熄的火塘。 “马禄”席上方悬挂四五个白桦树皮箱,是供奉“布鲁坎”(神偶)的地方。 Burukan”(马神)。在这对小夫妻住的一侧,斜柱顶上有一根横木杆,是用来吊孩子的摇篮的。
斜柱结构简单,盖板拆装极其方便,所用原材料几乎是立即捡起。是鄂伦春族狩猎生活的产物。安家后,鄂伦春族大多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或土木房。这种比较原始的活动房屋,只是在秋冬季节打猎时,才偶尔建造,用来遮风挡雨或临时避寒。
奥伦
鄂伦春族的另一种房屋是“鄂伦”(高脚仓)。 “Aurun”是在森林茂密的山区使用自然生长的树木建造的。存放暂时不用的衣服、干肉、粮食、野菜野果等。“斜人柱”随着猎场的变化不断移动,“斜人柱”则不动。有时“斜人纵队”与“奥伦”相距两三天。 “奥伦”悬挂在空中,以防止野兽破坏东西。当其他家族或氏族的人猎不到猎物时,也可以到别人的“奥伦”去取食物,然后全额归还即可。
你可能会喜欢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