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加载

德昂族独特的“冠盖式”民居文化

  随着现代高楼大厦的兴起,人们逐渐开始淡忘民居的悠久历史。在德昂族,他们还住着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房子。这些房屋既体现了德昂族的民族特色,也体现了德昂族的智慧。下面就为大家带来德昂族特有的“天棚式”居住文化。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它。

  德昂族与南方许多民族一样,喜欢居住在干柱竹楼中。这种竹楼多以木头为骨架,其余部分,如椽、楼板、梯田、墙壁、门、楼梯等,均用竹子制成,屋顶覆盖茅草。

  德昂族的竹屋多依山而建,坐西朝东。主要有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形状。典型而常见的是以德宏地区为代表的一户一院方竹楼。这种竹楼分为主楼和附房两部分。主体建筑呈方形,楼上居住人,一般分为卧室和客厅两部分,供全家人居住、会客和储藏食物杂物;楼下是用来养牲畜的。这种竹楼造型别致,秀丽典雅。据说很像古代中原儒生的巾帽。

德昂族独特的“冠盖式”民居文化

  竹楼正门一侧有阳台,可晒衣、晒粮。屋顶上覆盖着山茅草制成的草排。脊上有草饰,与寺庙脊上的“宝鼎”、“龟鱼”相似,别具一格。主楼一侧通常有一间附房,用于堆放柴火和放置舂米用的脚蹬。据说,明清时期居住在芒石坝的德昂人的房屋,质量比现在的要好。它们是木桁架和木板建筑,墙壁和内部都是用笔直光滑的木板围起来的。

  但这些建筑在 1814 年芒市与傣族土司的战争中被烧毁。镇康地区现在的民居与德宏地区一样,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,还是有几户大户,即三五户或十余户小户。一起住在一个长方形的大房子里。这种大房子一般占地四五百平方米。解放前,大屋残垣断壁遗址长约50米,宽约15米,占地面积750平方米。楼中有宽阔的走廊,两边是小户型的房间,用竹墙隔开,每户房间旁边都有招待佛和宾客的地方。

  关于它的来历,在德昂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:诸葛亮率部南下,来到德昂山寨。一日,她突然遭到袭击,受伤危在旦夕。幸好勇敢善良的德昂姑娘阿诺相救,才得以化险为夷。在短暂的接触中,两人产生了感情。肩负重任的诸葛亮在与心上人道别时,将自己的帽子留给了阿诺作为信物。

  痴情的阿诺等了18年,等待的却是心上人的死讯。从此,伤心欲绝的阿诺每天不吃不睡,站在村头,看着心上人东去的路。第三十三天,突然电闪雷鸣,倾盆大雨。雨停后,阿诺德消失了。可她站的地方,却有一座和诸葛亮的帽子一模一样的房子。这就是德昂人后来居住的竹屋。

德昂族独特的“冠盖式”民居文化

标注原创的文章,转载需注明出处,感谢大家阅读我的文章,我会继续输出优质的文章回馈大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