唱起来、跳起来,羌族萨朗舞简介
- 八字算命
- m.liuliuba.com
- 2024-08-08
在我们的印象中,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,羌族也不例外。羌族萨朗是一种典型的少数民族集歌舞为一体的艺术形式,广泛流传于羌族及其周边地区和与羌有关的地区。无论是喜是悲,无论是田野、院落、堤坝、厅堂,撒朗之于羌人,犹如盐之于腊肉。本期小编要给大家介绍一下羌族的萨朗。
羌族萨朗(Rrmea Salengw in Qiang)是我国羌族特有的代表性文化,已列入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撒朗,原为北方羌语,意为“歌舞”,是当地羌族自娱自乐、神灵娱乐的重要手段。萨朗后来引申为歌舞,词义扩大为羌族歌舞的统称。
1.狭义的撒冷。羌族萨朗是一种集体舞蹈,由能歌善舞的歌舞者领衔。男女排成一排或手牵手围成一圈。他们一边唱歌一边跳舞。下肢动作灵活多样。手臂只是来回摆动。演唱的歌曲大多是口头的。流传下来的古老民歌都是用羌语演唱的。
单曲是指羌族的一种歌舞艺术形式,起源于羌语北方方言区。第一步是右脚踩,更后一步是左脚跳,右脚抬起,中间有几个变化。程序大致是这样的:男女按性别手拉手围成一个空圈,领头的(更右边的)男人或女人开始唱歌,下排重复回应。歌曲多为羌语(甚至古汉语和方言),两三句的歌曲较多。
全曲依次唱完后,开始踩脚跳舞,先逆时针(向右)慢慢走。舞步与歌曲的节奏和领队的风格密切相关,但多数情况下起舞不离地。随着歌曲节奏的增加,舞步也随之增加和变化,更后一步(左脚跳)还可以进行180度或360度的大转身。当队伍手拉手顺时针(向左)行进时,通常会变成踢腿舞,所以队伍更后的舞者也应该是萨朗大师。
换回起始舞或踢踏舞,逆时针行进完成本节。前排喊“Scared hello”,另一排回应“Yeah hello”。如《羌魂》第一回、《ximi na ssem》、《琼拉夜果》等,都是狭义的撒朗。
2.广义上的撒冷。类似于上述狭义的撒朗,是指群众自娱自乐的圈子歌舞。这包括羌族的萨朗、席布若(宴会舞)、摩恩那沙(羊皮鼓)、卡斯达文(铠甲舞)、ssem na sowa(礼仪舞)、翻领步等。在这些歌舞中,撒朗更为流行,更具代表性。撒朗意义扩大的主要代表原因是茂县2007年新编的撒朗舞蹈专辑《强撒朗》吸收和融合了其他舞种(或某些动作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