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加载

婚礼上的哈利舞的由来及特色

  故事讲的是,人们结婚时,往往需要八辆大花轿迎娶新娘才能过门,豪门更是三天三夜不间断地载歌载舞。舞蹈作为表达人们感情的一种行为,在很多场合都有使用,在一些少数民族的婚礼上更是光彩夺目,锦上添花。那么,你想知道东乡哈利舞的特点吗?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吧!

婚礼上的哈利舞的由来及特色

  东乡族居住的地方多为高山路崎岖,走路要上坡下坡。妇女走在窄窄的垄沟和稻田里,头常常左右摆动,使身体显得轻盈柔软。

  由于宗教的影响,东乡族妇女气质上更加矜持端庄,在民族文化中表现得淋漓尽致,尤其是在传统舞蹈中。在东乡族的传统婚礼中,通常会表演哈雷舞。

  哈利在婚礼上跳舞

  哈雷舞的起源在民间故事“绿寡妇杀蟒蛇”中有简要描述。相传在东乡的康池黑山中,有一条巨蟒吞食人畜,扰乱了村子,于是土司张贴了一份名单,招揽人才,为百姓除害。

  被称为绿寡妇的东乡族少妇,因丈夫被蟒蛇咬死悲愤交加,毅然响应号召。她端着一壶药酒来到蟒洞,对跟在她身后的人说:“我叫‘哈里洪娜’,你们就往前走;叫‘洪娜,回头’,你们就躲起来。” ” .说完,她便进入洞口,将药酒放在蟒蛇面前。

  蟒蛇闻着酒香一饮而尽,顿时陶醉其中。绿寡妇叫大家进洞里,蟒蛇又睁开了眼睛,绿寡妇赶紧叫大家回去。这样重复三遍之后,蟒蛇就开始喝醉了,然后被人群砍成了肉糊,给当地百姓消除了极大的危害。

  从此,每逢佳节或新娘被迎到新郎家时,村里的邻居、亲戚、朋友都会前来高呼“哈利”表示祝贺。首先,受邀的“娜都池”(民歌艺人)率先喊出“哈利”,所有的人(通常是男人)见面,按照节奏用双手拍手、拍手背或拍腿,像骑马一样弯曲双腿,左右转圈,前后移动电话。

  歌舞场面热闹至深夜。这种舞蹈不限人数,两人一组跳。其特点是刚劲、豪迈、节奏明快。虽然这种古老的舞蹈形式在今天已经不常见了,但对于60多岁的人来说,仍然记忆犹新。

  除了哈里舞,东乡族穆夫提派还有一种由来已久的舞蹈,叫做“折子白”。这种舞蹈主要在宗教仪式上表演。舞者都是男性。节奏占上风。主要动作是:双手前后摇动两次,双脚同时移动两步,然后双手在胸前交替拍打。此时一腿微曲,另一腿向前伸。这种舞蹈更大的特点是诙谐、幽默、洒脱。

  与婚礼上的哈雷舞不同,东乡族的宴歌也与婚恋有关。旋律优美而富有节奏感;歌词多描写民间故事、传说和一些诙谐幽默的内容。舞步与歌词的具体内容不符,只是表达欢乐的情绪。

  宴会乐多为一对男配2-8人。换个姿势后,有跪半蹲的姿势,双手抱膝敬礼。夜宴歌的基本步法一般是脚尖或脚底先着地,屈膝屈伸,使身体起伏如波,配合头部的摆动和颤动。手势有单握手、双握手、牵手、望月等,舞蹈洒脱洒脱,表现了高原人民豪放、开朗、幽默的性格。

  或许你也喜欢:

婚礼上的哈利舞的由来及特色

标注原创的文章,转载需注明出处,感谢大家阅读我的文章,我会继续输出优质的文章回馈大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