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加载

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 民间习俗活动

  每到不同的节日,节气一到,民俗生活中就会有习俗活动,这些都是为了迎接节日节气的到来,那么节气前后的民俗民俗活动有哪些呢?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看看吧!

  夏季节气前后的民俗

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 民间习俗活动

  钓鱼节

  对于沿海的渔民来说,夏季结束后,正是捕鱼丰收的好时节。每年夏末,全省沿海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盛大捕鱼节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之日举行盛大的祭典。开渔仪式,欢迎渔民出海。

  钓鱼节期间,原本一字排开桅杆、千船抛锚的静止海面,瞬间变成了机器轰鸣、汽笛齐鸣、百船齐发的活跃景象。钓鱼节的主要内容包括千家万户挂渔灯、赛千舟仪式、特色文化晚会、海岛旅游、特色产品展示、地方民间文艺表演等活动。

  桂圆吃粥

  老福州的生活习俗是在夏末吃龙眼配粥吃,因为夏天天气比较热,人体消耗的热量很多,吃龙眼可以补充热量。桂圆性温,益心脾,益气血,有补气之功效。老一辈人的吃法是将龙眼去皮一碗,和稀饭一起吃。

  老福州人避暑吃的另一种食物是白丸子。白丸子其实就是汤圆。方法很简单。糯米粉揉成小粒,煮汤,加少许糖,味道甜美。

  祭祖迎秋

  夏末前后的民俗,大多与祭祖迎秋有关。夏末前后,民间会有庆祝中元的活动,俗称“做七月半”或“过月”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开始就有开鬼门的仪式,一直到月底关鬼门才结束。在此期间,举行了普渡慈善活动。据说普渡活动先开鬼门,再架灯杆,放河灯,引孤魂;而主体则在筑普渡坛、搭孤棚、穿插劫孤等,更后以关鬼门收尾。

  感谢楼主

  夏末是庄稼收割的时候,农民们举行各种仪式来感谢土地的主人。有的动物去土庙祭祀,有的在田间插旗飘带表示感谢,有的下地干活回家不洗脚,怕冲走庄稼.

  7月15日,民间也有求田求庄稼的热潮。把供品撒到田里。纸烧好后,用剪成细丝的五色纸包在庄稼的穗子上。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,获得丰收。有的地方还同时去后土庙祭祀。定襄县民间在门上挂麻将和粮食。

  凉茶

  这种习俗从唐代就开始流行。夏季时节,家家户户都有泡凉茶的习惯。先去药店备药方,再在家煎茶调饮。有好处。

  60、70年代,街边有卖酸梅汤的茶摊,故有“酸梅汤一暑尽尽”的谚语。酸梅汤的做法很简单,晚上将晒干的酸梅用开水冲泡,然后加入冰糖即可。煮熟并冷却后,放入带盖的木制冰桶中冷却。吃起来酸酸甜甜,甜中微咸,口感极佳。

  河灯

  河灯又称“荷花灯”。一般在底座上放一盏灯或蜡烛,在中元之夜放置在江河湖海中,任其自由飘荡。放河灯的目的是为了普渡水中的溺水鬼和其他孤鬼。

  萧红《呼兰河传》中的一段话就是对这一习俗更好的注脚:“七月十五日是一个;死去的悲鬼不许再投胎,在地狱里流连是很痛苦的。没办法。如果这一天一个拿着河灯的死鬼要转世。 “

  吃鸭子

  老鸭味甘凉,民间有暑期吃鸭的传统,吃法多种多样,如白切鸭、柠檬鸭、姜汁鸭、烤鸭、荷叶鸭、核桃鸭等等等,这一传统至今仍保留着。一般在立夏之日,北京人都会到店里去买夏末的百合鸭。

  鸭子身上满是宝藏。鸭肉性味甘、咸,性凉。具有滋阴养胃、利尿消肿之功效。乌骨鸭的药用价值更大,肺结核患者可缓解潮热、咳嗽等症状。老母鸭能补虚滋阴,对久病或劳累吐血者有滋补作用。

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 民间习俗活动

标注原创的文章,转载需注明出处,感谢大家阅读我的文章,我会继续输出优质的文章回馈大家